大女兒下學期要停掉學校便當,改成自帶餐盒,
這麼正式而且規律的要幫她帶便當,媽媽也是會有壓力。
數算便當盒、搜集食譜、搞清楚熱便當和冷便當的不同....
這個夏天,除了要當Q的家教老師之外,這就是我最大的功課了。
說起便當其實不陌生,一直以來,我們陸陸續續都帶過便當。
以前趕打擊樂外聘課緊接著要去上芭蕾課的時候,
那短暫的路程中,孩子們是吃媽媽的手作便當;
暑假去上游泳課,結束後餓到昏天暗地時,
換好衣服一出更衣室,也是媽媽的便當擺在桌上迎接他們;
沈寶貝國三最後三個月,開始在校晚自習,
每天五點送達警衛室的,也是日日更換菜色的手作便當盒....
以前的問題不大,只要媽媽能夠克服如何快速出菜,
其餘的幾乎做好沒多久就吃,沒有保存的困擾。
這次便當要放到中午食用,我開始研究冷便當,
原來早上做好、放到冷卻後包裝,然後到中午食用不再加熱的,
就叫做冷便當啊....(好專業的名詞)
沈寶貝的高中沒有蒸飯盒,或是任何可以讓學生使用的加熱器具,
以前我念文華時,每個樓層都有一個大型的蒸便當器,
那個通車生會帶著媽媽做的午餐盒的年代,想來已經是歷史....
好吧!我先敲定秋天時就做冷便當,等到冬天時,就換成保溫餐盒,
心意已定,就開始確定工具。
首圖桌面上的餐具已經超過五十個,自己也嚇一跳,
但是如果把可微波的塑料餐盒全算的話,就不只有桌上那一些。
先來看不鏽鋼便當盒,目前少一個今天Robin帶去公司的長條型小餐盒,
除了後面那個超高圓形的鐵盒之外,全部是相澤工房的,
也是目前最適合Robin帶去公司,用乾熱型便當加熱器復熱時最安心的器皿,
有帶子束住的很好,用鐵扣扣住的也很好,
不鏽鋼不顯新,當然也就不顯舊,
是最常使用的便當盒。
接下來是塑料的便當盒。
前排一藍一粉的餐盒,周圍全部是孔洞,還可以拆開摺疊收納,
其實是三明治便當盒。
麵包類放在裡面,熱氣可以散出,又不會被壓扁,
以前我做熱壓吐司讓他們帶去學校時,非常好用。
其他,黑色的是無印良品的密封盒,一白一粉的是日本的網美餐盒,
以前做打擊樂便當時都很常使用,就不再介紹。
後來我迷上的是栗原晴美設計的小餐物,多是可以疊著收納的可微波密封盒,
之前我會讓孩子用這個帶水果、麵包上學,或是我自己的水果盒,
辦公室冰箱內,只要看到這種可愛的小東西,大家都知道是我的~~
沖繩Ayon買的嚕嚕米餐具,等會兒還有一個保溫餐盒。
新歡是它,五味太郎的小金魚曾是三個小孩最愛的繪本,
既然看到了,說什麼也要買起來收藏。
但其實最好用的是mepal的密封盒,密閉效果最好,
沈寶貝國三晚自習便當中,我還曾經拿mepal外帶冰豆花,
因為太好用,還加買了長方形兩公升、三公升的密封盒,
有時外帶餐點就去裝炒麵、裝熟食,也都很安心。
再來介紹保溫系列。
我覺得冬天還是不要帶冷便當,再怎麼樣,一份熱湯都會是任何人的首選,
研究網路便當,有媽媽準備白飯和一份用悶燒罐盛裝的火鍋,
也有人準備烏龍麵,配上一小鍋台南鍋燒意麵的湯料,讓孩子自己加著吃...
都是好主意!
這是沖繩買的第二個便當盒,裡面有個很精緻的保溫罐,
記得沈寶貝小四的戶外教學,就是用這個罐子裝了南瓜燒雞給她,
想來坐在九族文化村樹下和同學用餐的她,一定有著快樂的回憶。
人生第一次做主買的餐盒其實是這個,象印的包溫便當盒,
當時新婚,廚藝很差,都是靠外在的餐盒來加分。
黑色的是仙德曼的保溫提鍋,小小的,是一人份。
我就是要拿來裝鍋燒意麵用的!
還有附餐袋。
至於為什麼要買兩個?因為初來看文章的朋友可能不知道我有三個小孩,
兩個我還覺得少買了.....
(是說年紀相差很大,應該不至於三個同時要帶便當)
這些是泰國雙層或三層便當盒,我超愛,
如果讓高中生帶去學校,不知道她或是同學會怎麼想??
泰國便當盒都是琺瑯的,傳統的、最常見的是右邊的三層式,
可以把飯菜區隔得很清楚,帶去學校超酷。
左邊的黑與白非常非常精緻,容量超級大,造型非常雋永,
Robin去阿彰飯擔一定會翻出這兩組去,四個排骨飯剛好夠我們五人吃。
再來就是日本琺瑯,圓形的野田琺瑯最大,大到可能要兒子青春期給他專用,
其餘因為很愛惜,不可能讓小孩自己帶去學校,甚至連車上都不准,
多半都是游泳課後有我看著的時候使用。
對,我不可能讓高中生帶去搭公車,連Robin都不行。
那是我的。
最後是木製便當盒,使用時不管有沒有空隙,我都會放一張料理紙,
要不然木頭是會吃色吃油的,我不喜歡蟑螂半夜聞香而來。
木盒大多數來自日本,但是其中一個紅色束帶的,是迪化街高建桶店的戰利品,
當時要價三百多,對,是台幣,已經是店內高價位,
木質溫潤,圓弧的造型總讓我細細撫摸,
不只對得起這價位,其實是物超所值。
店內還有非常多木製便當盒可以挑選,當時為什麼只買一個?
再強調一次,我有三個小孩,是一家五口呀....
喔.....我真想再去逛一次..........
盤點結束,大家暫時解散,
請準備好九月隨時上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