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廚房裡的添了幾個令我開心的小物,
像是很適合小胃口QQ和小魚早餐使用的木圓盤、露營用的副把手厚實木碗
還有兩條桌巾和一個我給自己的日製陶盤。
人真是容易被討好,不過就是些日常生活的小物品,
卻因為能改變用餐心情,所以就被列為寶貝了。
和同事團購了苗栗一家手工饅頭,滿滿都是雜糧,
雖然一顆32元是很貴,滿滿的堅果咬起來也是會嘴痠的.....
可是半顆吃下肚去就好飽足,堅果的香氣既健康又迷人,
分了些給鄰居,自己分作兩天吃光,
開心地告訴小孩,雖然難咬,但是我們下個月再繼續訂吧!
長條形的饅頭,半顆有我的拳頭大,
吃的時候要捏緊,不然堅果全掉了出來。
如果起得早,會為孩子煎一些蔥花蛋,配上很簡單的蔬果沙拉,
如果沒有時間,就請Robin切些蘋果,抓一根香蕉也可以裝作豪華些。
現在很習慣在早上吃水果,尤其喜歡香蕉、番茄這些好處理的,
孩子就算有時食慾不振,也會把水果吃完再去上課,
就算沒有養出好體力,起碼也要把皮膚養得水嫩水嫩的。
鬆餅機是我很好的幫手,現在就連Robin也操作地很順手,
先把材料放在冰箱,再告訴他怎麼弄、時間大約多久,
他就可以幫我們做好肉鬆cheese帕尼尼、煎蛋三角吐司盒.......
四月初,有一段時間比較熱,
這樣一盤清清爽爽的早餐,我期待它也給我清清爽爽的身體,不要有負擔。
說到清爽,紫萍前一陣子都會跑步去南屯的萬和宮,
著名的南屯市場有許多美食,其中一家豆腐攤尤其美味,
她回程時便順道幫我們帶上充滿豆香的一塊,涼拌或是煎炒都好吃。
第一次吃到時,是直接沾醬油當晚餐,
可是那一次認識了這豆腐的濃郁,覺得在晚餐吃有點可惜,
若是能放在清晨,涼爽地享用,該有多好呀~~
所以,第二次拿到時,我設計了早餐組合,
把曉棻送來的東勢三角圓和紫萍的豆腐搭在一起,做成中式早餐,
但旁邊還是有生菜、番茄、香蕉和cheese的沙拉,
小小一盤,讓起床更衣完畢的小魚一見到,就滿心歡喜。
喔....你可能猜到了,我的確是不去外面連鎖早餐店的,
這幾年,我唯一會想要去吃的玉米蛋餅、肉鬆蛋餅、紅茶奶茶....的店家,是水里的小叮噹,
那是我國中三年每一天的早餐,用酥脆的餅皮包裹蔥蛋香,
已然是回娘家一定要吃到的餐點,是鄉愁的一部分,
其他如弘爺、美而美、美之城.....根本沒有感情,
我不喜歡在櫃檯等待時聞到油耗味,也不喜歡那些其實淡如水、卻用高甜度來掩蓋的飲料,
若要吃早餐,我必定是去找咖啡店的早午餐,
即便在家,也盡量不要有油煙,
那會把我大清早已經不甚好的心情,打得更壞。
所以,麵包、水果、一顆紅麴滷蛋,
正是時節的牛奶鳳梨和醃桃子,擠在我喜歡的陶盤上,
桌巾是紫萍送我的禮物,非常具日式風格。
我們學校旁邊就有早餐店,但鮮少帶小孩進去買早餐,
油膩的餐桌,被風扇揚起的塑膠免洗筷套子亂飛,
進校門的時候得在那裏等紅燈,從車內往外看,我看到許多熟悉的學生身影,
櫃檯前奮力搶著三明治,或者毫不在意是否遲到,一定要吃到煎火腿、鑫鑫腸....
我常想著,自己在家備餐其實不會耗時,
這些孩子的爸媽,為什麼不讓他們在家吃早餐?.....
我的孩子也喜歡香腸,
我願意自己去找品質不錯的德國香腸,也不要那種用色素、香料和澱粉調出來的假香腸。
一個月總有幾天會放縱她們大口去享受那彈牙的口感,
頂多,就多吃點蔬菜水果,平衡一下囉!
這迷迭香佛卡夏是我自己做的,
前一天和鄰居吃晚餐剩下的,第二天烘烤後當作早餐主食。
番茄和鳳梨都是可以預先洗好、切好冷藏的水果,冰個幾天也不會走味,
要用就從保鮮盒取出,一點兒也不麻煩,
這早餐我真正做的,只有把佛卡夏放烤箱、洗幾片生菜、以及用小火煎香腸而已。
如果要更懶,那就蒸個小饅頭。
這是岡聯牧場的鮮奶饅頭,小巧可愛,
如果紫萍有去,便託她買個一包,幫小孩換換口味。
前一晚先打好豆漿,過濾後冷藏,
熱豆漿小孩總是不愛,但只要冰鎮過,卻很少拒絕我,
早餐趕時間,每人一杯冰豆漿和兩顆小饅頭,
小孩簡直不敢相信這天早餐怎麼如此寒嗆!?
好好好,大餐吃多了也需要清粥小菜,否則你們怎麼能體會媽媽的廚藝有多好?
認真起來,就讓早餐有蛋、有肉、有澱粉,
我買到一款只需要切片川燙就很好吃的煙燻燒肉,
再配上宜蘭來的有機青蔥、有機酒糟番茄、有機迷迭香佛卡夏,
我盡全力端出冰箱裡既健康又美味的食材,只盼得到小孩青睞。
這週配送來的還有一小袋迷你胡蘿蔔,
小蘿蔔都被我立刻加鳳梨打汁喝掉了,留下許多蘿蔔葉,
差baby在月考後的夜裡用剪刀把葉子和香菇剪成細碎,
加入三顆蛋和水手牌蛋糕粉,靜置一晚上,好當第二天早餐的煎餅。
因為這蛋糕粉有加入山藥粉,所以烤起來非常蓬鬆,
為了省事無油煙,我交代Robin用帕尼尼盤來烤,
每個只需要4-5分鐘,稍微晾乾就切片。
盤子邊擺了鳳梨、番茄和See's Candy的奶油花生,
飲料則是前一晚多叫的五十嵐仙草紅茶拿鐵,
孩子都捨不得賴床了,一出來就開心地問怎麼這麼好~
自家做的麵包,不知道甚麼原因,明明沒有蓋子,卻烤出一個全平的吐司.....
那,就切了厚片,鋪上前一天晚餐的豬排肉,
再擺上番茄和chhese片進爐熱烤,偽pizza十分鐘完成。
又和同事訂了同一家的饅頭,除了雜糧之外,每一顆也都大而結實,
下面的圖片中分別是cheese和芝麻口味,
可以看到cheese饅頭有兩種cheese,而芝麻口味的內餡還有一顆顆的核桃....
雖然一顆32元,但是我們家卻是得兩兩對分,
說起來仍舊是划算的。
輪到晚餐,這個月是以義大利麵作為開場的。
曾經很想要找到後切培根,最近在台灣楓康居然見到台畜的產品,
買了一包回去試試,簡單做了義大利麵,拌上培根和蘆筍就是一餐。
清明連假之前,baby要去戶外教學,
交代我們回水里先去幫她帶了豬腳和滷味好當作便當。
便當小小的,其餘就成了我們的晚餐。
我尤其喜歡下水,
跟紫萍媽媽訂了雞,通常阿姨會把內臟包成一小包給我,
我也總是趁新鮮,放點米酒先去腥,再用一點麻油和醬油炒過,
最後用青蔥拌炒結束,小小一碗,給自己補一補。
可能是天氣轉換,我的胃口不太好,
對冬天濃厚的滋味失去興趣,對肉類的需求降低,
所以煮了咖哩分做幾天給孩子吃,我則是青菜水果不小心茹素了幾天。
咖哩是小孩喜歡的,第一天淋飯,
第二天把剩料澆在滑蛋上面,就又是一道菜。
在我家,這樣一大鍋只消兩次,小孩就可以吃光光了。
那幾天,我多半是吃生菜沙拉,
因為最近很喜歡生菜,所以不得不正視生菜和附著在上面的蟲卵問題,
千方百計找到有信譽的農家,用有機的方法種植,
而且只用酒糟作為肥料,完全不使用動物有機肥,
這樣吃來才安心呀.....
有一個晚上,我翻出冰箱裡前次去八方雲集買的一包冷凍水餃,
異想天開,說我們要在家裡吃八方雲集喔!
趕緊熱了一鍋水來煮水餃,再剝皮蛋灑肉鬆和醬油膏,
這樣不夠,還要趕緊取出冷凍黃豆做熱豆漿。
那天晚上,我們為著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而覺得好笑,桌上也一掃而空了。
要不,就喝濃湯。
我把洋蔥、胡蘿蔔、和番茄熬成湯,
第一天先熬到軟爛,當作蔬菜湯來喝,
第二天把剩下的湯放入豆漿機,啟動濃湯功能攪打加熱,
起鍋後加入烤過的麵包丁和培根片,當場變成番茄濃湯。
周末聚餐,紫萍準備南鯤鯓的蝦乾,我們則有味道很好的堅果果乾cheese,
還烤了非常苗條的雞,剩下一些菜。
所以第二天,這道迷迭香烤雞就化身成湯品,
我努力地熬著,熬到湯汁乳白,雞肉軟爛,
親身示範讓小孩了解,要花心思,才能不浪費食材。
找到品質很好的挪威薄鹽鯖魚,小小一片約一百出頭元,
單單這樣進烤箱炙烤,就是非常肥腴的好味道。
這天弄好之後,已經是很豐盛的菜色了,紫萍又送上一份燉牛肉,
小朋友白飯一碗接一碗,又搶著吃掉壽司,
那天的放縱,著實到睡前大家的肚子都仍是鼓的呢....
不是天天大餐,但我力求在家常小菜中做變化,
很簡單的雜燴麵(絲瓜、鵝油、火鍋餃、雞蛋、麵條),
就再煎一點姨丈從羅東寄來的金棗糕來配。
這金棗糕裡面有金棗、冬瓜和豬油,吃多會膩,吃一些倒可怡情養性,
完全,就是我的菜呀~~
跟紫萍學了一道麻油龍眼乾,常被在冰箱裡。
昨天晚上本來就計畫要帶小孩出門用餐,
打算自備五十嵐的飲料和一盒蔬果沙拉去公園對面的燒烤店。
出門前,沈小Q開始耍賴,
可能是認定了媽媽決定出門、就不會叫她彈琴了吧,打定主意在門口哭鬧,
哭了五分鐘,我已把東西收一收,
冰箱裡的菜清一清,大家在家吃飯,老娘不出門了!
同事幫我買了一盒油飯,有好多魷魚和肉絲在裡面,
特別的是,居然還有一顆一顆的芋頭丁呢!
有了這一盤,我就不需要煮白飯,頓時輕鬆起來,
清冰箱,把曉棻給的三角圓按照水餃的煮法滾三次,
再把預處理過的燙地瓜葉灑上現刨的水果玉米,加熱剩湯,
星期五的晚餐,我們趕著吃完去跳舞,就這樣簡單解決了!
我非常喜歡LAKSA(叻沙),總是會去超市補個幾包,
目前家裡只有我和baby可以吃,
所以為吃素的Robin和不吃辣的QQ小魚再煮了玉米濃湯、南山青蒜炒燒肉和九層塔蛋,
周末夜晚,就是這樣放縱大吃~~
餐桌上的事,有的和樂,有的則是吵架聲四起,
一個小時在廚房的忙碌,成就感卻是很立即的。
四月餐桌,上菜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