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時買的新菜籃,小小一個,
不是真的為了買菜,只是煮婦外出野餐或是買飲料時要裝的,
這只灰藍色的小籃子很得我心,沒想到鏘鏘比我更愛,
一逮到機會就窩進去打呼嚕,非常享受的模樣!
印象中前幾年的三月都是酷冷難耐,寒意都穿透了長衣長褲,
家裡也只敢開一點點窗,整個氛圍都停留在冬季。
可是今年的三月,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緩緩降臨的喜悅,
天涼涼的,陽光和煦,清晨和晚上有些濕冷,
草莓在這個月份豪邁地出現在市集裡,野菜也很青嫩,
陽台的植栽把葉片落盡,然後又重新吐露嫩芽,
套句朱自清所說的,春天,一切都是新的模樣。
我喜歡春天,總覺得春天就應該粉粉嫩嫩的,
所以這時候粉嫩系的餐盤就要上陣,看著也是開心的。
我其實沒有特別喜歡日本的餐具,
可是也不知怎麼了,這幾年下來,居然也收集了許多。
去日本總會不小心看上studio m或是4th market的作品,
跟歐美的餐盤比起來,這樣素雅的花色,其實更常出現在我家。
而臺灣的創作者「小陶器」也是我心中惦記著的,
前兩年來過台中辦過一次展,後來就無緣再見,
幸好當時有狠下心採買了好些個餐盤和大杯子,正適合這季節。
這春天的天氣真的是說不準,一會兒好像要漸熱了,卻突然變回深冬。
這個月,我總是很關心氣象報告,深怕小孩感冒,
若看起來真的變天了,就趕緊熬煮熱湯,
像這天,我們吃的是麻油松阪豬麵線,搭配熱呼呼的國寶茶,
把身體養好,媽媽就不擔心她們在學校不穿外套不帶圍巾了。
早餐後一人一顆甜滋滋的雪棗,據說是比牛奶蜜棗的甜度又再高許多的水果,
咬下去像梨子似的,緩合一些麻油太濃厚的香氣。
在我這樣細心的呵護下,小孩當然沒有感冒,
中獎的是我們夫妻倆,尤其以我最是嚴重,
夜裡排山倒海得咳,咳到五臟六腑都痛了。
可是在老公不在家的週末上午,我還是想要給自己一點喜歡的甜食,
小火慢煎著北海道鬆餅,配上生菜草莓,還有一杯手沖咖啡,
雖然IG上的網友們都說咳嗽時不能再吃刺激性的東西了,
但是常咳到整夜沒睡的我也顧不了這些,
給我一杯咖啡,才能夠應付一整天的行程呀.....
鬆餅。咖啡。生菜。草莓。我無一不喜。
這是好不容易盼來的假日,好不容易有心情慢慢為自己準備早餐,
怎能對病毒區服?
跟恩尼斯特訂了德國結,是一款蝴蝶結形狀的麵包,
烤之前必須進泡在氫氧化鈉水,外皮堅韌,有獨特香氣,
因為麵包體粗細不同,咬起來有的酥脆有的柔軟,很是豐富。
我這天準備了奶油果醬花生醬和牛蒡茶,就由著小孩自己去配,
生病的媽媽精神實在太差,小孩要自立自強。
好朋友在家附近開了咖哩豬排店,
因為知道她的個性,也實際去她那樸素卻乾淨的小店用餐,
於是很放心,交代小孩如果媽媽太忙就自己去叫便當外送。
週末幫Robin帶了一個份量超大咖哩豬排,還留下一點咖哩醬,
乾脆就當作第二天早餐,讓小孩沾麵包吃。
這樣的想法讓小孩好驚喜,說一定要有烤到熱熱酥酥的吐司來沾咖哩,
我趕緊趁運動時去買了一袋牛奶起司吐司,上桌前再給一人一份滑蛋,
這天推出的早餐營養滿分,心意也是滿分。
就連旁邊的生菜水果沙拉,也是放足了甜蜜的草莓、芭樂和堅果。
忘不掉小孩那天的笑容,還要我承諾下次還要吃咖哩沾麵包,
我笑笑說好,不忍提醒她們,
每次我煮咖哩,她們總是舀到鍋子見底才肯罷休,
是哪時才會有機會讓我燉好咖哩等著第二天當早餐?......
心裡偷笑著,暗暗覺得小孩真是可愛,
但這話題不宜繼續,我得找出另一個更吸引人的餐點,
讓她們轉移注意力。
所以,我又預告了,媽媽早餐店要推出早午餐店的招牌---花生醬厚蛋土司!
事到臨頭,才發現家裡沒有土司,拿貝果來充數也是一樣。
我先把貝果切對半,用烤網烘熱,
然後抹上厚厚一層花生醬,花生醬幾乎多到要滴下來的程度,
然後加入厚厚的煎蛋。
這味道是如此濃郁,不用太多裝飾,小孩已經等不及要咬下去,
這一天,我們就單純吃厚蛋貝果配鮮奶吧~
我是個腦波很弱的人,
下班前看到姆士流的做菜影片,就會忍不住去超市把材料買齊。
這天看到隨意蛋塔,想想冰箱內好像所有材料都有呢!
可以預先處理的步驟前一晚就準備好,
第二天灑上cheese條入烤箱,很快就可以成為早餐亮點。
清晨的陽光正美,
我們的餐盤上有澱粉(貝果),有豐富的蛋白質(蛋塔),
還有一些纖維質(生菜和水果),
我真擔心孩子長大離開家去求學求職之後沒有這樣的早餐,
不知道會不會好好照顧自己?........
這天的早餐沒有拍美,但卻是很美味的。
學校大家團購黃昏市場的碩大水餃,一人五顆就可以飽,
外加曉棻餽贈的優格,淋點果醬就好好吃~~
站導護的那一週一切是盡量從簡,
每天挖著冰箱,看看能否掏出一點什麼救急,
最好是麵包,大家若來不及吃還可以握在手上邊走邊吃,
別影響到我站導護路口的時間。
當這天只剩下鹽麵包捲和一點點的柳橙汁時,也到了週五了,
小孩問我,今天過後,導護就結束了嗎?
我說是,她們比我更開心,
這代表媽媽又有時間在下班時去超市或市場採買,
不用再一直吃那袋柳橙和那一百顆水餃了。
好友問我都幾點起床做早餐,我都回答五點多,
只是,剛開始做早餐時需要五點半就準時出現在廚房裡,
現在做慣了,五點五十分起床就足夠我打理這些事,
包括煮水、餵貓、清貓沙、打掃陽台、並且在六點四十之前端出早餐來。
這下面這樣的早餐我已經很熟練,
開烤箱、啟動大同電鍋、流水清洗水果......
做這些事的同時,我也慢慢清醒過來,
想著到班上處理事務的優先順序,想著晚上是否給小孩一點驚喜。
煮婦的日常很瑣碎,還得要靈巧應用每一個切分的小時間,
在當下不覺得,真要列舉才知道累。
這也是閉著眼睛就可以完成的早餐。
前一天刻意留下的大頭菜肉骨湯,蒸包子,還有無毒草莓。
值得一提的是包子來自台南的全味香,一吃上癮,
學校第一次團購就破兩百顆,好吃到隔天立刻準備再團,
居然也破了三百顆的紀錄!(這學校是有多愛吃.............)
圖片已經是第二次團購的,因為知道第一次購買時小孩大愛,
於是早餐加碼為一人兩顆,居然也是吃光,
可見這香菇蛋黃肉包是如何抓住我家的胃口了~~
我很心儀的IG作家常推出鰻魚的早餐,
想到冰箱裡也還有一塊,於是想學學她應用在早餐裡。
我是切成小塊跟白飯一起蒸,
因為蒸籠只有兩個,索性把第三份捏成飯糰,
小男孩果然很愛,吃了一整顆還舔著手指,
看來早餐不愛吃飯的只有我,其他人都挺OK呢!
一個週末去新光三越,意外地好少人,
我們愉快地用完午餐,採買物品,
發現連地下室的東客麵包都不需要排隊,趕緊拉著女兒一起進去挑選。
我尤其喜愛這裡的可頌,
以前沒小孩時,逛完新光,就一定要去地下室買些可頌才走,
是我自己快樂的儀式,有麵包才算結束,
多年後,我對東客的熱愛沒變,
搭配草莓、果醬、和冰咖啡,對味極了。
買了大盤,喜孜孜地去市場買了魚排要擺,
結果,丸冬魚行的旗魚排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有時候好小塊,有時候卻全部都比臉大,
魚排一放下去,整個盤子塞得滿滿滿,
根本沒有看到愛盤的花色..........
還好也不是日日都那麼豐盛,
市場菜攤老闆娘跟我強力推薦她賣的地瓜,說是同學種的,
不只甜,還拿到中興大學的有機認證。
這麼厲害,當然要買一些回家試試,
果然甜蜜如漿,都可以當甜點了,
這日早餐就是素雅的煎蛋和蒸地瓜,再一人一杯草莓鼓片優格,
我相信營養很足夠了。
這個月的晚餐十分家常,
已經很習慣傍晚的忙碌,回到家依舊得站兩三個小時,
全部洗好弄好也要八點了,才可以坐下來看個新聞和手機訊息。
有時也想狠下心不煮了,就日日吃便當,
別人家可以,我們應該也可以,
可是便當油膩,外帶回來也走味了,賣像更差,
沒有幾道菜是我喜歡吃的,
所以還是進廚房弄一點我想要的,
上班一天,我不是要大魚大肉,
但能不能就是一點涼拌菜、一點兒現炒滋味好的肉類,
當然,還要有很多的水果,
我就心滿意足了。
這是婆婆幫我買好的松坂肉,
大火用麻油和蠔油快炒,十分下飯。
而這一天有點冷,我滿腦子都是泡菜鍋,
去楓康買了丸子肉片和一盒泡菜,我很快就能弄出一鍋有菜有肉的火鍋來,
然後學人家把鯖魚煎過後加白米煮成炊飯,
我不是很喜歡,但是小孩卻無異議地吃下,
看來她們的接受度都比我高許多,下回可以繼續。
小孩放學時在後座聊天,Q和小魚分享著自己最喜歡的蔬菜,
兩個人異口同聲都說高麗菜最好吃。
我不喜歡炒蔬菜,所以把它放在湯裡,
這一鍋十分寒酸的高麗菜火鍋卻是湯頭甜美,小孩都喝了好幾碗,
配上埔里宅配來的鴨翅,算是大小盡歡。
前幾個月下定決心要給小孩多吃魚之後,我是很認真在煮的。
聽說鯖魚煎過跟蔬菜一起煮,也可以當作一道湯品,
我視做一下,真是好快速就可以上桌呀....
配上我的家常滷肉,清燙青花筍,
我要的晚餐其實不過就是這樣。
趁著生香菇又大又肥美的時候,我買了好多次,
小孩喜歡單純拿來炒蛋,於是時常出現在晚餐或便當裡。
這天比較特別的是紅燒了小透抽,
一人一隻,吃到嘶牙咧嘴的,好不過癮。
我教室在四點之後變成六年級校內安親班,
接手的安親班老師非常客氣,
知道我回家會煮晚餐之後,還會跟我分享她菜園裡的蔬果,
我這次拿到豆子,好嫩好甜,
處理好之後現吃或是冰鎮,都是一樣的美味,在我家連著出現好多天。
月底又想吃泡菜鍋了,但是小魚說他不喜歡,
大概是還不能欣賞泡菜的那股酸辣勁。
所以這晚上特地為了他烤一盤烘蛋,
我們大口吃肉,他也有自己專屬的雞腿時蔬烘蛋,
就再也不能說媽媽偏心姊姊了。
我很喜歡生菜,這兩年固定跟北一生菜農場訂購,已成了習慣。
每次生菜新鮮配送來,我就忍不住準備要烤五花肉,
這天了泡菜來提味,但光是孜然粉的香氣,就夠我們吃得好過癮了。
回水里有時會去市場買豬腳,這天就是用市售豬腳來當主餐,
連旁邊的芋頭肉燥都是從水里餐廳帶回來的,
我唯一煮的,只有菠菜湯而已。
我記得小時候,阿嬤也常常煮菠菜湯或是空心菜湯給我們當午餐,
她的做法很簡單,只有蔬菜、蒜頭和鹽巴而已,
我的豪華一些些,有加入上回去青鯤鯓買的蝦乾,
先把蝦乾煸熟,然後加水煮成高湯,
加入青菜,就完成了。
揉鰻魚飯糰當早餐的那一天,鰻魚只有先使用一小塊,
其餘就等晚餐上菜。
這家蒲燒鰻我買了兩塊,一塊在上個月有煮,但小孩不怎麼捧場,
於是這次我一塊分兩次煮,另外還備了泡菜炒豬肉,
沒有想到小孩的口味時時在變,這次居然好愛鰻魚,
喔,應該說我桌上三道菜全部都愛,
把鰻魚飯、泡菜燒肉和絲瓜蛋花湯全部吃光光,嚇壞我了。
不是天天都有費心準備,有時我也會偷懶,
下了細麵,拌上鵝油香蔥和醬油膏,再加熱外帶回來的丸子湯,
月底,媽媽的餐桌也隨便一些,
不變的是孩子的好胃口,一樣掃光........
另外簡單記錄這個月的小點心。
三月餐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