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aby的個子一直很小,身高生長曲線始終在10%徘徊,
這意味著十個人裡面,她是最矮的那一個。
我每次幫她量身高就會對她心戰喊話:
「雖然妳不用樣樣都得第一,可是也別拿最後一名吧!?」
我有一瓶鈣粉,記得當時花了我$1200大洋,
可是只要我加一匙在開水、鮮奶、或是粥裡,baby就會很搞怪地拒絕吃它。
好吧!就連我自己也不喜歡那個味道,將心比心也就很難再逼baby要吃,
長久以來鈣粉就高高放在櫃子上供著,
我每次不小心看到它一眼,就會捨不得我的$1200...
這意味著十個人裡面,她是最矮的那一個。
我每次幫她量身高就會對她心戰喊話:
「雖然妳不用樣樣都得第一,可是也別拿最後一名吧!?」
我有一瓶鈣粉,記得當時花了我$1200大洋,
可是只要我加一匙在開水、鮮奶、或是粥裡,baby就會很搞怪地拒絕吃它。
好吧!就連我自己也不喜歡那個味道,將心比心也就很難再逼baby要吃,
長久以來鈣粉就高高放在櫃子上供著,
我每次不小心看到它一眼,就會捨不得我的$1200...
在San Jose時,因為吃不慣那裡的麵包蛋糕點心,
出國四個月,意外地學會自己做麵食,
三兩天就會烤些muffins給Robin帶去公司當點心
偶爾也會蒸小饅頭,逛街時就在裡面夾一片cheese讓baby抓在手上吃。
回台灣之後,心想也好久沒有做了,
雖然『光復饅頭』扎實好吃,可是我每次買一堆冰冷凍,
吃個幾次我又膩了,其餘的都靠Robin解決,
倒不如自己想吃時就做個一兩個,反正過程簡單,
吃到剛剛出爐的饅頭,那幸福感遠大於飽足感.......。
有了做饅頭的念頭,我就開始採買食材了。
這次要做饅頭,我的心很大,
想說芝麻含有很豐富的鈣質,就去菜市場裡買了一大包生芝麻,
自己以為回家細細清洗、文火炒過、再磨碎加進麵粉裡,
全家人吃的健康,還可以感受到媽媽偉大的愛...................。
結果,光是洗芝麻這件事就讓我臉黑了一半,
我根本不知道細細小小的芝麻要怎麼洗,一大半都從篩網的小孔裡流進水槽,
洗完的含水量又很高,放進鍋子裡炒時,根本就像是加了水煮熟而已,
完全沒有我想像中炒成香氣四溢的樣子...。
我再跑一趟家樂福,買了一包『郷味』黑芝麻粉,
一打開,芝麻香氣濃郁,就跟老家磨粉廠剛磨出來的芝麻粉一模一樣,
白費了我之前奔波於菜市場與廚房間,最後還是用錢解決算了!
出國四個月,意外地學會自己做麵食,
三兩天就會烤些muffins給Robin帶去公司當點心
偶爾也會蒸小饅頭,逛街時就在裡面夾一片cheese讓baby抓在手上吃。
回台灣之後,心想也好久沒有做了,
雖然『光復饅頭』扎實好吃,可是我每次買一堆冰冷凍,
吃個幾次我又膩了,其餘的都靠Robin解決,
倒不如自己想吃時就做個一兩個,反正過程簡單,
吃到剛剛出爐的饅頭,那幸福感遠大於飽足感.......。
有了做饅頭的念頭,我就開始採買食材了。
這次要做饅頭,我的心很大,
想說芝麻含有很豐富的鈣質,就去菜市場裡買了一大包生芝麻,
自己以為回家細細清洗、文火炒過、再磨碎加進麵粉裡,
全家人吃的健康,還可以感受到媽媽偉大的愛...................。
結果,光是洗芝麻這件事就讓我臉黑了一半,
我根本不知道細細小小的芝麻要怎麼洗,一大半都從篩網的小孔裡流進水槽,
洗完的含水量又很高,放進鍋子裡炒時,根本就像是加了水煮熟而已,
完全沒有我想像中炒成香氣四溢的樣子...。
我再跑一趟家樂福,買了一包『郷味』黑芝麻粉,
一打開,芝麻香氣濃郁,就跟老家磨粉廠剛磨出來的芝麻粉一模一樣,
白費了我之前奔波於菜市場與廚房間,最後還是用錢解決算了!
做饅頭的材料如下:
*中筋麵粉一杯(用奶瓶做量杯,240mL叫做一杯)
*鮮奶1/4杯(60cc~80cc,也可以用開水,或是用奶粉沖泡成奶水)
我喜歡放多一點,讓麵糊比較濕潤,再花多一點時間揉成團
*黑芝麻粉兩匙,不放也可以
*酵母粉一小匙
原本食譜有加糖,可是黑芝麻已經很香甜了,我就沒再放。
這樣的份量可以做一般大小的饅頭兩個。把全部的材料放進料理盆裡,開始和。每次我一開始做都會懷疑自己水放太多了,但其實只要揉三五分鐘,就會達到麵光、手光、盆光的”三光”狀況,此時加一點點油在麵團上再和一下,就可以蓋上濕毛巾讓麵團醒40分鐘。
第一次醒麵之後,拿出桿麵棍,開始桿桿桿、捲捲捲,捲成一長條,分成適當大小,
用手揉成饅頭的樣子,蓋上濕布,再醒半小時左右。然後就可以放入電鍋蒸了。
*中筋麵粉一杯(用奶瓶做量杯,240mL叫做一杯)
*鮮奶1/4杯(60cc~80cc,也可以用開水,或是用奶粉沖泡成奶水)
我喜歡放多一點,讓麵糊比較濕潤,再花多一點時間揉成團
*黑芝麻粉兩匙,不放也可以
*酵母粉一小匙
原本食譜有加糖,可是黑芝麻已經很香甜了,我就沒再放。
這樣的份量可以做一般大小的饅頭兩個。把全部的材料放進料理盆裡,開始和。每次我一開始做都會懷疑自己水放太多了,但其實只要揉三五分鐘,就會達到麵光、手光、盆光的”三光”狀況,此時加一點點油在麵團上再和一下,就可以蓋上濕毛巾讓麵團醒40分鐘。
第一次醒麵之後,拿出桿麵棍,開始桿桿桿、捲捲捲,捲成一長條,分成適當大小,
用手揉成饅頭的樣子,蓋上濕布,再醒半小時左右。然後就可以放入電鍋蒸了。
我算過,真正花在做饅頭的時間不用十五分鐘,只是醒麵兩次,每次要等半個多小時,我做點事、陪baby玩一下,得一直注意著時間,這是比較麻煩的部分。其他的步驟三兩下就可以完成,等電鍋跳起,芝麻香瀰漫在廚房裡,我也跟著餓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